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5清風茶宴-聞茗視界新茶覺|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展覽
:::

2025清風茶宴-聞茗視界新茶覺

山-陳育汝
凝嵐-蔡玉釵
清風-張永昇
清風茶宴文宣
  • 展覽日期:2025-09-06 ~ 2025-10-05
  • 展覽地點:清水廳、掬月廳、展覽大廳
  • 開幕式:09/14(日)上午10:00~10:30 展覽大廳

    2025清風茶宴以「茶覺・器識・席知」為主軸,展品計30件,於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開一場結合視覺美學與感官體驗的茶文化展演,從臺灣茶葉風味、茶器設計到當代茶席美學,全面呈現臺灣茶文化的深層意涵與當代表現。
    本次展覽清水廳規劃主題有「茶覺」以透過六大茶類的茶葉實物展示與嗅聞體驗,介紹茶的種類、產地與香氣特質,引領觀眾從氣味認識茶的個性。「器識」以扇形展台呈現多樣茶器,介紹茶器名稱、功能與材質之美,說明「因茶擇器」的理念,體現茶藝中器物與人的互動美學。「席知」運 用空間設計以屏風開窗結構,融入自然意象,展示當代茶席的簡約與靜謐之美,讓觀眾感受茶席與人、空間之間的深層對話。另特邀請陶藝家張永昇老師展出「臺灣雙杯茶席」,本次展出天目茶碗作品為入選2025法國巴黎羅浮宮當代茶碗典藏展之作,展現臺灣茶陶文化的國際視野。
    掬月廳策劃主題為「漆席之諦」,由漆藝家蔡玉釵與陳育汝共同創作,展現漆藝與茶席融合之美感實驗,為傳統工藝注入新生命。此外,展期間將舉辦「席知惜之-臺灣特色茶席品茗體驗」共84場特色茶席可供420位品茗,邀請茶人現場沖泡臺灣當代茶席、工夫茶席、雙杯品茗茶席與茶碗泡茶席,提供民眾報名入席體驗,透過品茗與交流實際感受茶文化的藝術性與生活感。
     2025《清風茶宴》不僅重現臺灣茶文化的深厚風采,更將其提升為當代美學生活的實踐場域,從一杯茶開始,啟動對土地、文化與生活的感知與感謝。


展覽時程:2025年09/06(六)~10/05(日)
開幕式:09/14(日)上午10:00~10:30 展覽大廳
開幕茶會:📅10:40–11:10、📅11:20–11:50 展覽大廳(每場10席)
展覽地點:清水廳、掬月廳、展覽大廳

參展作者:蔡玉釵(漆)/陳育汝(漆)/張永昇(陶)

蔡玉釵創作自序:
當今茶人應有屬於自己的現代美學觀,融古創新從唐、宋、明、清所累積下來的文化底蘊,應該用現代的美學來詮釋。以茶為載體,將生活中的各項美學融入其中。結合生活中各種事物,達到視覺上的美感享受。
「樂陶然」~是我從事漆藝創作的寫照。自2019年起因緣在漆藝家陳永興老師門下學習至今,接觸漆藝可謂收獲良多、在漆藝地摸索世界中怡然自得樂在其中。我喜歡利用身邊隨處可得的造形素材,作為表現漆藝的結構載體。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物件,融合了漆的塗裝和打磨後,尤如大千世界般美不勝收。運用了《漆的善變》特性,這正符合我對於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在漆的表現製作的過程中,作品逐漸展現的視覺效果,往往令人驚奇驚艷,不知不覺陶醉其中。平時工作煩忙之餘,從事漆藝可以說是自我學習、療癒身心、排除煩憂的良方。我將持續運用漆藝創作來體現生活中的樂趣、生命的價值,探索萬千世界地奧妙。

陳育汝創作自序:
在漆的學習過程中不停的探索學習各種技巧,慢慢體會其中的樂趣,與成就感,加上學習茶道,更覺得要做出自己想要的茶道具。

張永昇創作自序:
談到「天目」,理解上都會想到中國福建建窯,但我想燒的天目則是藉由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原料,展現出和過去歷史及他人不一樣的天目面貌,這是我根本上想追求的。


「席知惜之-臺灣特色茶席展演」現場將呈現四大茶席風格,包括:
🍵 台灣當代茶席
🍃 台灣工夫茶席
🍵 台灣特色雙杯品茗茶席
🍃 台灣當代茶碗泡茶席
      活動場次與時間
      📅 9/14(日)展大廳(每場 8 席),2場共80位。
      。下午場一|13:40–14:20 。下午場二|14:40–15:20 
      📅 9/20(六) 📅 9/28(日) 掬月廳(每場 6 席)8場共240位
      。上午場一|10:00–10:40。上午場二|11:00–11:40
      。下午場一|13:40–14:20。下午場二|14:40–15:20

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承辦單位: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策展單位:中華方圓茶文化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