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氣撼河嶽」--王友俊巨幅山水畫展|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展覽
:::

「氣撼河嶽」--王友俊巨幅山水畫展

「氣撼河嶽」--王友俊巨幅山水畫展
  • 展覽日期:2009-06-26 ~ 2009-06-27
  • 展覽地點:展覽室A

開幕式:7/18下午2時

        王友俊,1944年生於臺灣省臺中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私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系、所專任教授。以黃賓虹的「渾厚華滋」、鄭曼青的「厚重拙大」並自擬「圓融溫潤、豪邁磅礡」為個人山水畫作的指針。近年來由於教學所需,更進一歩提出「題材不重要,技法不重要,只要能在畫面上表現出『溫、潤、厚、實』四個字的內涵,其畫必有可觀」。

        此次應邀假臺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舉辦「氣撼河嶽」~王友俊巨幅山水畫展,預計展出歷年來巨幅聯屏畫作:「天地悠悠」180cm×90cm×12 ,1984 、「王澥勝覽」177cm×83cm×12,1991、「武陵勝境」175cm×85cm×12,1994、「北海晴雲」175cm×85cm×10,1994、「瑤台仙境」176cm×85cm×12,1995、「飛瀑長春」174cm×86cm×6,1984、「秋山艷」180cm×90cm×4,1988、「北海大觀」177cm×83cm×4,1990、「北海觀雲」177cm×83cm×8,1990、「皖南春色」138cm×69cm×4,1994、「茂林觀瀑」176cm×84cm×4,2002、「夢幻景區」176cm×84cm×6,2005、「巍峨」180cm×90cm×3,1980等13件聯屏及近50幅精選畫作。   

        此次的展出堪稱王教授生平無數次的畫展中最盛大的一次,也是風格面貌最完備、氣勢最撼人的一次展覽,作為王教授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學生涯退休的紀念展;其可視為他藝術生涯里程碑中的段落句點;或酗]將是他藝術風格轉換的轉捩點;也是藝術生命揚帆待發的起點,更具獨特的意涵。

        歷經40餘年的繪畫生涯,王友俊教授的作品立足於傳統,更超越了傳統,當他周遭的釵h畫家紛紛揚棄傳統筆墨,甚至避談筆墨之際,他仍堅持筆墨的價值,而以筆墨成就創作,寫出千岩競秀、萬壑爭流、奇松綿密、煙雲靈動真山水的精神。從外在景物形象的刻畫到周遭氛圍、溫度的描寫,王教授鼓足了心力「振臂一揮千嶂,雲煙染就春寒」顯示出他努力實踐的方針。

        從此次展出的作品不難看到王教授歷年來走過的痕跡,從早期的橫貫公路、阿里山、玉山;中期的美國大峽谷、黃石公園、尼加拉瀑布;到近20年來的黃山、張家界、華山,一路走來在各地的名山勝水上所下的奶牷A特別是對黃山的鍾愛,他曾13次上黃山,畫下大小近200件的黃山畫作,用力之勤堪稱僅有,難怪郭文夫教授會以「喜看仙山,向人間至處消遙」,作為王友俊畫冊專文的標題。

        王教授對畫黃山有異於其他畫家的見解,他以為李可染的「不作地理誌,不作導遊圖」只是避重就輕的一種做法,不作地理誌,不作導遊圖…固然可以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黃山印象,可以創作出一幅好的作品來,但總不接近真實的黃山。好的作品不一定要像,但能像且是一件好作品不是更好,更能代表寫出黃山之美嗎?黃山是何等的崇高、神聖、奇峭、危岸、靈動、飄忽,以他13次上黃山,用心的觀察、體驗的結果,他發現歷年來畫黃山都是以管窺天、取其一角、一個印象就稱為黃山畫,並沒有把黃山「真山真水」真實的面向表現出來。於是他自閉偉壑s的代言人姿態出現,廣為世人介紹黃山,要為黃山立傳,也為黃山獻上最真摯的頌歌,立志寫盡黃山各個角度的美景,以最真實的感覺寫最真實的景物,成為王友俊教授這輩子的使命,他自嘲「以有限的生命搏無盡之山原,不亦痴呼」君其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