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梅蘭竹菊-館藏四君子水墨畫展|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展覽
:::

梅蘭竹菊-館藏四君子水墨畫展

館藏四君子水墨畫展作品
  • 展覽日期:2010-08-06 ~ 2010-08-07
  • 展覽地點:展覽室C
四君子」是國畫的傳統題材,以梅、蘭、竹、菊謂四君子。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從此,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畫家用「四君子」來標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較耐寒,在早春即可怒放,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南北朝時已有人畫梅花,到北宋畫梅就成了一種風氣。元明以來,用梅花作畫更多。元代最大的畫梅大師應該首推王冕,自號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畫一變宋人稀疏冷倚而為繁花密蕊,給人以熱烈蓬勃之感。明清的畫梅者舉不勝舉,如石濤、金農等,從風格來看他們大體繼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畫風。
  蘭花一般都被寄託一種幽芳高潔的情操,《琴操》中曾記載:「孔子自衛返魯...,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蘭花遂所謂「王者之香」。但蘭花入畫比梅花晚,大概始于唐代。到了宋朝,畫蘭的人才逐漸多起來。南宋初,人們常以畫蘭花來表示一種宋沉淪後不隨世俗浮沉的氣節,當時的趙孟堅和鄭思肖,被同稱為墨蘭大家。而清人畫蘭者眾多,而以鄭板橋最癡。鄭板橋蘭畫得好,書法也好,人稱「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橋作蘭如寫字,秀葉疏花見姿致。」
  竹入畫,大約和蘭相當,也始于唐。唐玄宗、畫家王維、吳道子等都喜畫竹。到宋代,蘇軾發展了畫竹的方法,把枝幹、葉均用水墨來畫。以後的元明清時代,畫竹名家輩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鳥畫家,沒有不畫竹的,而且開始強調竹的整體氣勢。趙孟頫、倪瓚、夏昶等各有千秋。在眾多的畫家中,鄭板橋的畫竹也堪稱為一絕。成語胸有成竹」便是鄭板橋借助於筆墨,揮灑「手中之竹」的最精彩注腳。
  陶淵明有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是名士隱士的最愛,但入畫稍晚,大略始於五代。比起梅蘭竹來說,表現菊花的作品則相對要少得多。宋代黃簽、趙昌、徐熙等名家都畫有寒菊圖。到了元代及明清,在菊花的畫法上發展了水墨寫意,豐富了技法的表現。如元代蘇明遠、柯九思,明代的沈周、唐寅、陳淳,都是水墨寫意的畫菊名家。清代畫菊者更是名家輩出,明末清初鄒顯吉善畫菊,清人陸廷炯與周顥齊名,有「陸菊周竹」之稱。吳昌碩也是畫菊的大家。
梅蘭竹菊入畫,豐富了中國畫的題材,它們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聯想起人類的品格,既便于文人們充分發揮筆墨情趣,又便於借物寓意,因此,描畫「四君子」之風至今不衰。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水墨畫三千五百餘件以四君子為題材畫作近五百件,此次特選五十餘件展出,以饗中部地區愛好藝術人士,歡迎蒞臨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