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4年【清水眷村藝術創作徵件】西8號房舍-低光掃描日誌-展覽「罵頭集合」|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活動
:::
藝術進駐

114年【清水眷村藝術創作徵件】西8號房舍-低光掃描日誌-展覽「罵頭集合」

罵頭海報(小版網頁用)
罵頭酷卡(定稿)
罵頭酷卡2(定稿)
  • 活動日期:2025-07-29 09:30 ~ 2025-09-16 17:30
  • 活動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西8號房舍
活動說明
  • 團隊理念

三位藝術家從各自的創作脈絡出發,以「土地、視覺與空間中的記憶層次」作為核心,聚焦記憶如何在物質、感知與建築中被承載與重構。

從土地與生活的流動關係,延伸至個人經驗與群體的共鳴,建立出不同媒材的敘事方式。展覽意在探討「記憶如何在空間中被觸發、重構與共享」的可能性。

-

  • 李品寬

出生於台中豐原,現就讀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所。聚焦於時間與記憶空間的探索,透過質感的堆疊及筆觸的變化呈現個體與場域之間的對話關係。

作品介紹
本次創作將走入清水的街巷與歷史文化之中,以幾何分割的方式探討空間建構,引導觀者進入記憶空間中的想像。透過不斷的建構與解構的過程,不僅塑造了畫面上時間流動的痕跡,也蘊含了情感的沉澱與記憶的相互交疊。

這次以駐村創作為主軸,在展覽期間居住在此,並持續創作、更新展品。展出以往關於台灣歷史建築的作品,同時也在駐村創作系列中試圖傳達並開啟一場歷史與空間的對話,在視覺與心理的層面,喚起對過往的遐想與當下的共鳴。

-

  • 張晏菘

桃園人,現就讀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所。近年專注於立體雕塑創作,擅於從身體造形出發,結合日常元素與時代議題,探索雕塑在當代生活中的連結,並嘗試在空間中挖掘雕塑更多的可能性。

作品介紹
「土」是大地的皮膚,也是記憶的載體。

此次創作計畫以土為核心媒材,採駐村現地創作的方式和展覽同步進行,於展覽期間持續累積與發展作品。

以人們的土地記憶為靈感,將在地情感與清水印象融入立體雕塑群作,形構出「垚」,讓泥土在這座充滿歷史與活力的眷村房舍中蔓生。

-

  • 劉俞廷

出生於高雄,現就讀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所。創作關注敏銳內在與外在環境的交互影響,透過柔和筆觸與多變媒材,描繪模糊而真實的記憶場景,形塑自身的創作語彙。

作品介紹
以追溯地方記憶出發,將清水及自身故鄉皆有的濕地作為一個共通的主體,透過重構一個新景的方式,建立新的連結。

藉由墨與水的漫延呼應記憶的變化,也對應到自身與地方的關係,體察個人之生活經驗。

 

展期:114/7/29(二)-114/9/16(二) 9:30-17:30(周一休園)

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西8號房舍